三、师生互动,构建自主学习的调控机制
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,不仅是形式上的互动,更是心灵上的默契;不仅是表面上的依存,更是实质上的互信。
1、 转变教师角色
教师要从“台上”走到“台下”,从“台前”走到“台后”,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和正确有效的引导途径。在互动中,师生要分享对方的思想、经验与知识,交流彼此的感情、体验和观念。
2、 实行有效控制
“学习内容——让学生自选、学习疑问——让学生自辩、学习方法——让学生自悟”这样的课堂,学生就能成功地自主学习吗?在课堂教学中,如何使学生做到放开、放胆而不放任,自主、自由而不自流呢?这是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不可回避而又比较棘手的问题。
为此,首先要实行目标导向。自主学习中的目标控制,就是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探究。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,让学生心中有数,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,那么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学习中。而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可“一刀切”地用集体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目标,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,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。其次是实行程序控制。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和探索,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,进行必要的超越和调整。第三是要实行灵活调控。根据情况和学生实际,选择相对一致的学习方式。
3、关注学生质疑
古人说:“学贵知疑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”,有疑问,才有学习的内驱力。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。老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,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。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,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,教学十分有效和积极。
4、注重激励评价
赞赏、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,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,且能交流师生情感,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,坚定学习的自信心。如:对学生朗读的评价,不采用“读得不错,很好”这类笼统的评价语,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评价,“读得有感情,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。”……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,要采用鼓励、引导、点拨、开窍。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,可采用“敢于积极发表意见,但思路要换一换”,“这个问题,答对了一半,也是一份贡献,另一半,再想想,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。”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,且在发言质量上不要提太高要求。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,评价中肯,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,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。
总而言之,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、发展自我的舞台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“课堂”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,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,把课堂还给学生。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、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,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“自读自悟”的最佳境界。
浙江省绍兴市柯灵小学 韩莉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