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加强动手操作,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。
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,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,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、锐角和钝角,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。教学时,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,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,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。为此,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“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”、“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”、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,并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“量一量”、“画一画”、“折一折”、“拼一拼”的操作活动,旨在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,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,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,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。
4.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、方法。
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,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,形的研究,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,抓住有利因素,有意识地加以引导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。如前面提到的“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”、“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”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、猜想和验证的方法。
四、实践感受。
1、 对直线、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用表格式的方法加以比较。
|
图形 |
端点个数 |
延长情况 |
线段 |
|
|
|
射线 |
|
|
|
直线 |
|
|
|
2、 在教学观察量角器时要仔细,对数字,刻度线的意义要理解。
新教材中有对1度的直观认识,这一点很好,但教师也可以拓展:还有比1度小的角吗,以免使学生认识定势,认为角的度数是没有小数的。
3、 教材中没有出现怎样量角的过程描述,这在原来教材中比较详细,但学生
觉得语句太长不理解,新教材中没了。但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步骤和方法:如量角器的中心点对角的顶点,0刻度线对角的一条边,看另一条边指向几度……在具体量的时候,有三点要注意讲清:(1)要让学生把角放在量角器的范围里面,再对点对边。(2)读刻度时,看里圈还是外圈,主要是看你对的是哪条刻度线。(3)注意不是整十的度数,要从左边还是右边数起。这些也都是量角过程中的老问题了。
4、 加强对三角板角的度数的认识和灵活运用。
5、 加强了角的估计。
6、 在计算角的度数中,由于有时条件多为定律,没有具体出示,学生往往不
能充分运用隐藏的条件,在进行量角再计算。